湖北舟山追“星”32年:“十颗星”挂在门楣上,给山村带来新风

湖北舟山追“星”32年:“十颗星”挂在门楣上,给山村带来新风

初冬,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湖北省舟山县马家渡镇罗家坝村。村民张雷家门口的红色标牌“十星文明农民”格外醒目,金色的星星照亮了院门。谈起“十星品牌”的来历,74岁的张永刚指着村头十星陈列馆里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开场说道:“我们舟山是‘绿松石之乡’,舟山的绿松石储量占全国绿松石储量的70%,马家渡市的绿松石储量占全国的70%”。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到 1990 年代。 20世纪90年代,有人戏称罗家坝人是“精神上有金块的穷人”,但1993年秋天,该村开始首次评选“爱心五星、财富之星、治安之星”。 “评估方法是什么?”自我评价经农民互评、协会审核并公布名单,评选出“统一之星、新风之星、文教之星、科技之星、责任之星、健康之星”10星中的10个好习惯。 “颁发证书时,证书敲锣打鼓地送到家门口,挂在自家门口最显眼的地方。”张永刚指着一张黑白照片说,“当时我是会员代表,坐在这里参加评比论坛。这股‘追星’热潮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舟山,各乡镇、城市、机关、政府、学校和新兴经济组织都在努力。在今年10月召开的首届中国文明乡风大会上,舟山市‘十万农民追‘十星’的案例, “文明新风富农村”评选被评为中国文明乡风建设十大突出典型之一。 《追星》的故事中有一个是罗家坝村三组的聋哑村民张永怀。当我第一次看到经理举着九星牌时,他比划着解释道:“别人都在营养钵里种玉米,你家却在种玉米!”并承诺当年加入科技明星后会改变这一状况。在柳林乡红坪村,村民刘雪珠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之星”的真谛,40年来赡养照顾了六位直系亲属和五位远房亲戚。第六届全民道德模范,获得慰问金10万元,全部捐给村里修路。如今,刘雪珠依然牵挂着80岁高龄的石泽明和52岁智力超群的儿子李正贤。实际残疾。 “只要有饭吃,我什么都不会做。‘饿死老人,我们是党员!’”这些简单的话语比任何誓言更能引起共鸣。万家追星,星光璀璨。 30年来,竹山共产生了4个“中国好人”、2个“京珠模范”、8个“湖北好人”,共计2600余名各级各类先进典型。十星的类别和标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 ——1993年至2025年,舟山县八届县委18次调整“十星文明农民”星级标准,不断赋予“十星”新的内涵。舟山是南水北调中线的重要水源地。它肩负着保护“永远北流的纯净水”的使命。 2024年,舟山市将水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协调建立新的“资源圣城”建立284支志愿服务队,登记各类志愿者8.4万人,打造全区“文明之河”。渡河贯穿舟山市,是汉江南岸最大支流。霍河也是渡河支流,在竹山县城关镇二道坊村下游约3.3公里处汇入渡河。了解更多两年多来,村官陈连每次寒暑假都会带着孩子和几位家长来到火山边500多米长的陆家湾海滩,把塑料袋、玻璃瓶等垃圾一一捡回家,扔进镇里的垃圾堆里。目前,陈连已经带孩子们到河边捡垃圾40多次,村民们称这支20名孩子为“傀儡水卫士”。团队。”宝峰退休高管王义夫市,把保护水源的历史编成花鼓歌。 “‘五老’是好监督者,带头保护水源……”14年来,他创作了1000多首山歌,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云雀山”。入选《中国好人榜》,荣获中国“最美志愿者”称号。目前,在舟山市,“十星”不仅是鸭井的荣耀,还有公交优惠、旅游折扣、“十星农户贷”等丰厚福利。截至2025年10月,舟山农商行已发放“十星惠农贷”586笔,合计5615万元。门楣上悬挂着十颗星星,给山城带来了一股新的清风。竹山用良好的家风、淳朴的民风、文明的乡风,推动社会风气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记者 王建红 张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