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那么久的道法自然您知道是什么意思么节能
说了那么久的道法自然,您知道是什么意思么?
对中国人而言,其人生哲学的理论来源无非是儒但无法掩盖一个明显历史大势、释、道三家。儒家提倡存心养性,释家提倡明心见性,道家提倡修心炼性,三教无外乎都重在一个心字。用通俗的话来讲,即儒家让人拿得起,释家让人放得下,道家让人想得通。拿起与放下,是一种人生态度,而想得通则是一种人生智慧。所谓智慧地面对人生,就是不必刻意于有为或无为,而是在面对任何事情或境遇的时候能随遇而安,顺势而为,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平和的心态、豁达的心胸。道家用四个字为这种人生智慧提供源源不断的给养,即道法自然。
1
道法自然的生命哲学
《道德经》里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在所有万象之先就已经存在的,一为一气,是成为万物根本的那个元气,有此元气,万物才能化生,而生命则是道在世间的具体体现。祖天师在《老子想尔注》中说:道大、天大、地大、生大。四大之中,何者最大乎?道最大也。域中有四大,而生处一。四大之中,所以令生处一者。生,道之别体也。生之所以与大道、与天地并列而居,因为它就是道的呈现、是道的别体。祖天师深刻体悟到生与道的密切关系,赋予生以重要意义,并从关怀生命出发,把人的生命提升到与道同等的地位。道与生的关系,顺而生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而从之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返而为之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也是道法自然规律的完整呈现,深刻揭示了宇宙生命发生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真谛,围绕着道这一核心,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形态、生命的价值、生命的理想、生命的意义从不同层面被一一展现。
道教以仙道贵生为宗旨,贵生就要养生,养生就要知自然之理。就养生来说,《黄帝内经》有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养性延命录》所述:养寿之法,但莫伤之而已。夫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调养身心,要法自然之道,顺应四时法则,不违常理,使自身阴阳和合,养寿延年。
2
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道法自然的基本原理落实于生态环境,即人类要维护世界生长变化过程的自然本性,而从不用人为的强制方式去破坏这个过程的本来面貌。面对自然,人类所要做的就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黄帝阴符经》说: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符合自然规律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这里引用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的一段话,以说明这个道理,他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以及两者潜在的一致。为此,他提倡从主宰和控制自然界的意图转变为一种合作和非暴力的态度。这是一种生态学的态度中国古代的圣贤们美妙地表达了这种态度:遵从自然规律的人随着道的潮流而流动。这虽然是一个外国人的看法,但却非常准确地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阐释了道法自然理念在生态保护上给予人类的启迪。
生态保护最重要一个方面就是要维护生态物种的多样性,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生态智慧命题下的道教的财富观,那就是以物种多少论财富。道教以自然界的生命兴旺与物种多少为人类财富多寡的评判标准。《太平经》中的《分别贫富法》明确指出,富是指万物备足,生命各尽其年和物种延续不绝。它说:上皇时代,有一万二千多种物种生出,名为富足;中皇时代,物种略减,已不足一万二千种,故为小贫;下皇时代,物种更少了,称为大贫;此后,物种不足万,为极下贫。由于天地是人的父母,父母贫困,则其子亦贫,结果天地人都为虚空贫家。治理天下的圣道,就是让小鸟飞得更高,野兽跑得更远,珠宝更加美丽,植物更加茁壮,圣人更加卓识。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顺自然而不违,如《关尹子》中所说,天不能使莲花冬天开放、使菊花春天开放,圣人不违天之四季,不逆时之通塞,即不违时长;地不能使河南生产橘柑、使江南生养狐貉,圣人不违地之俗,不逆气之变化,即不违俗长;圣人不能使手走路、使足握物,各尽其能,即不违己长;圣人不能使鱼在空中飞、鸟在水中游驰,当任鱼游水中,鸟腾高空,即不违物长。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法自然,顺自然而已。
3
道法自然的生活态度
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这是南华真人在区别天道与人道时所言,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天道自然无为、无目的、无意志,而人道与天道相去甚远,是有为之道,是相伴着人类的欲望膨胀和自我意识增强而建立起来的后天之道,是人类自然天性被蒙蔽后所形成。以这样一种带着私欲的心态面对生活,自然会心为物役,并且心为物累。要想去除内心的这种执着,法天道而行,太上道祖宣示了这样一种方法,即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是指人们本性的原始状态,即人的心灵没有被污染之时,简单而纯粹、质朴而无华。而抱朴,就是去除后天之伪,复归于朴素之道。梁启超先生曾说:天下之大患,在有智慧之人耽溺于私欲,日出其智慧以扩张其溪壑无厌的物质生活,道家欲救此病,故以见素但变成了面子工程抱朴,少私寡欲为教。可见这确实是一剂救世良方。
道教抱朴的方法固有多种,但取其最上者是效法水的品德。太上道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可以从再平常不过的水中领悟道的本质,体会道的特性,因为水性柔弱、居下不争、滋润万物。所谓水有七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居善地,品德高尚而自甘居下,只求滋养万物,不为天下之先;心善渊,心境如水般清澈幽深,可鉴纤尘、可容一切;与善仁,施恩不求报,无索取之私心,是乃仁慈;言善信,信誉如水,虽柔弱却有无往不克之坚强;正善治,顺势而行,随机而变,在方法方,在圆法圆;事善能,水之为用,尽其所能,没有丝毫保留;动善时,因四时不同而变换形式,以达到利益万物的最大化。此七德,皆出于自然,与物无争,所以没有过失,所以近于大道,堪为天地间最完美的品德。
4
顺其自然的人生智慧
在道法自然的语境之下,道教在教导人面对生活之时要采取一种顺的态度,即通常所说的顺其自然。这里面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知自然之道,审时度势,不强作、不妄为;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方向,顺势而为之、自然而有为。王阳明曾经说过一句话:情顺万物而无情,终日有为而心常无为,对顺其自然的道理做了一个很好的呼应,即摈弃私欲、顺天应时、以无为的心态去打理人生。
我们所熟知的大禹治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面对当时肆虐的水害,大禹的父亲鲧沿用先人壅防百川,堕高堙庳的方法,想通过单纯的堵来抵抗,但堤坝总不敌力量巨大的洪水。大禹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高高下下,疏川导滞的方法,从低处取土石增高山坡,使高处更高,低处更低,以疏浚水道,千方百计引导洪水,使之归泽入海。大禹顺的智慧,终于换来百姓生活的安宁。
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道家让人想得通的道理,想得通的前提就是顺,顺应天时,顺应世事。人生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所以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调理心态,坦然面对,顺而通变,顺而通达。像水一样通而无碍,总能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或发挥作用的形式,这样既顺应了时事也是顺了自己的心。如《云笈七签》所说: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通术数。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有了这样的人生智慧,无论生活顺逆,都能做到像陶渊明所说的那样: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佛山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好先声药业上市
宝宝有点积食怎么办
-
小众且高薪的奢侈品管理各个领域,海外研究生课程学什么?
节俭男装品牌年年物价上涨已是常事,本年2年末,节俭品行内花旗银行LV年初...
2024-11-18
-
爱人是从互相爱慕到相互彼此产生了解
所选男人,还是所选个疼你的好。真情,缘故就是个倒是静的词儿。它不只是...
2024-10-28
-
陕西西安:传统文化 时尚表达
▲ 山西太原市非馀这两项跨媒体开发重现商业活动现场 一个是面塑创作者,...
2024-10-25
-
(月相)让腕表变得有为
如果要说是在手列于中的有什么特性是最不能效用的,我指出大概就只有节气...
2024-10-07
-
夏季这么热为什么还要做美缝?看剩这3点你就懂了!
春季骄阳似火,酷暑饥渴,不想必大部分朋友都不偏爱这种大雾吧,却是小编...
2024-09-04
-
Moschino 2022春夏系列,图案图案的趣味活力,彩色的鲜艳减龄
Moschino 的这些衣饰上,换用相异的紫色两者之间进行了对比和搭乘配,以对比...
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