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目前我国房价平稳或小幅下降是好事
盛松成:目前我国房价平稳或小幅下降是好事
俊杰评论:房价大降经济才有希望,房价要维持,税收必须大降,要么汇率,你们自己挑吧。
来源:盛松成、宋红卫
08:46
房价稳定,哪怕是小幅下跌,短期内也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控制住房价的同时,通过振兴实体经济,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通过“挤泡沫”而非“刺破泡沫”的方式,保障我国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
我国房地产市场全面调控至今两年有余,政策严厉程度史无前例。调控效果明显,房价实现了基本平稳或者小幅下跌。价格调整的影响开始向销售量、资金端及土地市场传导,整个产业链的降温意味着调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但高房价问题依然突出。首先,核心城市房价收入比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部分城市超过30,不仅远超国际普遍认可的水平,甚至比美国和日本楼市泡沫破裂前还高出数倍(日本首都圈和京畿圈,美国)。其次,目前有业内人士预测我国房地产市值达到65万亿美元(约450万亿人民币),已经超过美国、日本和欧盟三个地区楼市价值的总和。再次,北京大学近日举行的“我国居民财产差距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成果发布会相关报告显示:我国居民房产价值占总财产的比重已经达到超高水平,房价也成为推动居民财产价值升值和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2002年至2012年间,居民总财产分布差距基尼系数上升了38.7%,其中45.4%是由房价上升引起的。这都说明我国房价已经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房价继续上涨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调控成果来之不易,因此,不能让调控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我国十五年的房地产调控经验证明,我国房价上涨容易下跌难。坚持调控不放松能够实现“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扭转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二是有利于防控房地产市场风险进一步上升,三是有利于实现房地产市场“软着陆”,避免美日断崖式调整,四是有利于贯彻落实“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加快构建长效调控机制,五是有利于资金“脱虚向实”,振兴实体经济。坚持调控不放松体现了我国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解决高房价策略的三个特点:着眼长期、主动调整、平稳化解。这与美国和日本房价泡沫破裂时候的着眼短期、被动调整、波动剧烈三个特点形成鲜明反差。
1991年日本楼市泡沫破裂,房价短期内暴跌。当年首都圈和京畿圈新房均价一度分别达到106.4万日元/平米和102.7万日元/平米,1992年这两个地区房价分别下降了34%和49%,并进入连续十几年的下降期。房地产市场风险向金融市场及实体产业传导,导致日本经济结束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陷入了二十多年的低速发展。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时房价大跌,2008年12月标准普尔2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为150.54,较2007年1月(202.31)下降了26%,并进入连续六年的下降期。
与美、日的土地私有制不同,我国土地是国有制,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政府因此也具备了比美、日更强大的土地供给调整能力。调控效果取决于政府的决心。如果供给主动去匹配需求,就能稳定房地产市场,确保调控成功。近两年的调控实践也已证明了这一点。
房地产对经济增长尽管仍有较大的贡献,但巩固调控成果的意义更为重大,必要时可以接受牺牲短期部分经济增长的代价。实际上,房价稳定,哪怕是小幅下跌,短期内也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通过增加供给(包括租赁住房)来满足刚需群体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障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基本平稳。基于此,以往房地产市场的判断逻辑将会失效,部分业内人士预言房价在2019年将会反弹甚至报复性上涨的言论也将成为一纸空谈,房价在2019年甚至未来几年内都将保持相对平稳,没有报复性反弹的基础。控制住房价的同时,通过振兴实体经济,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使得未来居民收入的增长长期超过房价的上涨,不断缩小房价收入比,通过“挤泡沫”而非“刺破泡沫”的方式,保障我国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我国长期、平稳消除房地产泡沫将创造历史奇迹。
一、房价上涨得到控制,市场整体降温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看,城市房价上涨基本得到控制。从环比看,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9月份由涨转跌,10月稳定不变。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下降幅度增加,9月环比下降0.1%,10月份降幅上升到0.2%。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的涨幅继续收窄,10月份分别上涨1.0%和0.3%,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1和0.5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也呈现趋稳态势,10月份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1.1%,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如果仅仅房价趋稳,我们还不能判定房地产市场降温,只有成交量、投资开发、资本及土地市场都出现降温迹象,才能判定调控取得成效。目前我国已经基本达到这一目标。
全国商品住宅销售方面,2018年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10.35亿平米,同比增长3.3%,增速分别比7、8月下降了0.9和0.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的增速下降更为明显。自2017年10月以来,商品住宅销售进入个位数增速的慢增长阶段。随着去库存战略实施接近尾声,目前仍会保持低速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2018年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8.86万亿,同比增长9.9%。投资增速回归到个位数,从趋势来看,高投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
房企开发资金来源方面,2018年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规模为12.19万亿,同比增长7.77%。今年房企融资规模月均增速明显下降,月均增速为5%,分别比2016年和2017年下降9和4个百分点。资金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的速度已经明显放缓。
土地市场方面,土地竞拍热度下降,这体现在两个方面:1.住宅土地溢价率明显下降,2018年10月一、二、三四线城市住宅土地溢价率分别为5.94%、6.37%和5.03%。2.住宅土地流拍现象明显增加。今年月一线城市流拍地块13幅,二线城市150幅、三四线城市427幅,去年同期分别为3幅、46幅和261幅。
二、房价平稳或小幅下降有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1)有利于扭转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
近20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现象就是房价只涨不跌。这一现象在全世界都属罕见。由于我国房地产调控多次摇摆不定,往往在经济下行时放松调控以拉动经济,房价上涨过快时则加强调控来平抑房价,尤其是过于侧重限购、限贷等需求端调控,而不是供给调控与需求调控相结合,致使房价“越调控越高”,形成了市场对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这种预期削弱了调控效果,危害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经过最近2年多的努力,目前我国长时期形成的房价看涨预期正处在转变的临界点上。只要我们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就有望扭转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
(2)有利于防控房地产市场风险进一步上升
房价的过快上涨提高了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从房地产市值来看,最近有业内人士预测我国房地产市值达到65万亿美元,按照当前汇率折算为450万亿人民币,已经远超美国、日本和欧盟三个地区楼市价值的总和。从房价收入比来看,从2018年9月33个大中城市家庭房价收入比来看,9%的城市超过30,处于较高水平,6%的城市介于20到30之间,58%的城市介于10到20之间,27%的城市处于10以下的水平(见表1)。我国很多城市房价收入比已经远远超过国际上一般认可的6左右的水平。日本在1991年楼市泡沫破灭时,比较繁华的首都圈和京畿圈家庭房价收入比也仅介于10到12之间。美国在2008年次贷危机时房价收入比也仅介于之间。
房价过快上涨还加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北京大学11月28日举行的“我国居民财产差距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成果发布会相关报告显示:在房价的助力下,不论在城镇还是农村,房产价值占居民总财产的比重已经达到超高水平,房价也成为推动居民财产价值升值和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2002年至2012年,居民总财产分布差距基尼系数上升了38.7%,其中45.4%是由房价上升引起的,尤其在城镇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财产差距扩大的影响更为显著。
当前房价已经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如果放任房价过快上涨会增加年轻群体的购房压力,抑制消费能力,当房价与收入持续脱节时就有可能引发断供等系统性风险。
(3)有利于房地产市场“软着陆”,避免美、日断崖式调整
通过研究美国和日本的案例,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示。美国和日本调控房价泡沫具有着眼短期、被动调整、波动剧烈三个特征。尽管房价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也付出了很大代价。1991年日本楼市泡沫破裂,房价短期内暴跌。当年首都圈和京畿圈新房均价一度分别达到106.4万日元/平米和102.7万日元/平米,1992年这两个地区房价分别下降了34%和49%,并进入连续十几年的下降期。房地产市场风险向金融市场及实体产业传导,导致日本经济结束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陷入了20多年的低速发展。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时房价大跌,2008年12月标准普尔2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为150.54,较2007年1月(202.31)下降了26%,并进入连续六年的下降期。次贷危机也引发金融系统危机进而造成经济多年的低增长。
与美、日的土地私有制不同,我国土地是国有制,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政府因此也具备了比美、日更强大的土地供给调整能力。调控效果取决于政府的决心。如果供给主动去匹配需求,就能稳定房地产市场,确保调控成功。近两年的调控实践也已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思路和措施是正确的,调控重点在于控制房价上涨,而非打压房价,这就有效地避开诱发楼市危机发生的政策因素。房价收入比是一个比值,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不仅可以通过降低分子(房价)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增加分母(收入)的手段。控制住房价的同时,通过振兴实体经济,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使得未来居民收入的增长长期超过房价的上涨,不断缩小房价收入比,通过“挤泡沫”而非“刺破泡沫”的方式,保障我国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
(4)有利于贯彻落实“房住不炒”的方针,加快构建长效调控机制
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行业平均利润的观点,当一个行业的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的时候,就会吸引资本进入,导致该行业快速发展。这也是我国房地产业持续过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房价稳定不仅能缩小房地产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利差,有效减少其他行业资金向房地产业转移,还能逐渐扭转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解决房地产投机炒作的历史顽疾。
房价的平稳或者小幅下跌还有利于长效调控机制的建立。长效调控机制的建立有赖于金融、财税、房地产业及土地市场等多部门协同配合。只有当房地产行业利润率回归到社会平均利润率时,社会资本流动才会趋于稳定,房地产业的投资属性才能被弱化,进而实现“房子是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长期战略定位
。
(5)有利于资金“脱虚向实”,振兴实体经济
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与金融业关联性较强,近年来这一趋势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7、2002、2012年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产业间的直接消耗系数,金融业始终位居房地产业直接消耗系数排名的首位,并且系数从2002年的0.07746上升到2012年的0.10523(见表2)。系数的变化趋势反映了房地产业的金融属性在不断增加。
基于二者趋强的关联特性,房地产业的繁荣带动了金融业的快速发展。wind公布的上市公司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4年间房地产行业销售毛利润始终高于金融业,并且二者毛利水平相对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放松后,金融业行业销售毛利率从2015年的37.94%上涨到2017年的59.68%,二者利差从9.63个百分点增加到30.28百分点。从今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金融业销售毛利有所下降,与房地产业的利差也在缩小,但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见表3)。调控能够有效防止房地产行业过度“金融化”发展,降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建立行业之间的“防火墙”,避免风险在行业间的相互传导,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与工业部门形成较大利差,导致资金加速流向房地产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显示,居民部门2009年新增人民贷款为2.46万亿元,至2017年增加到7.13万亿元,增长了190%。同期,企业部门(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从7.14万亿下降到6.71万亿,下降了6%。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从26%增加到了53%。房贷构成了居民贷款的主要部分,很明显新增贷款主要都流向了房地产行业,这对实体企业部门的融资产生负面影响。房地产市场调控结合金融的强监管对于引导资金回归实体产业部门具有重要意义。
三、坚持房地产调控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目前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2017年房地产业行业增加值53850.7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6.5%。由于核算方法及相关技术指标的影响导致贡献率被低估。如果按照市场租金法来重新评估自有住房服务价值,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达到12%。
房地产投资也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月全国房地产市场投资8.86万亿,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为18%,按照2017年资本形成对于GDP增长贡献率32.1%来估算,房地产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5.8%。
坚持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放松,巩固目前的调控成果,就意味着房地产业增加值对于GDP的贡献率将会受到影响,还意味着房地产投资对GDP的拉动也会减弱,甚至还会影响到地方财政的卖地收入。虽然调控有代价,但我们仍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谨防重蹈过去房地产市场调控成为“空调”的覆辙。实际上,房价稳定,哪怕是小幅下跌也不会对经济增长有太大影响。通过增加供给(包括租赁住房)来满足刚需群体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障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基本平稳。
我们呼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但房地产调控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而且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所以政府的合理、适度调控是必要的。我国长期、平稳消除房地产泡沫将创造历史奇迹。
盛松成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
宋红卫为同策房产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
(本文仅反映作者观点,不代表所供职机构意见)
瑞银:全球楼市这十大问题,炒不炒房都要知道
浏览量:3588
13:12
每天4个时段陪你一起交易环球市场的WEEX交易时钟上线啦,请点此领取限时福利~更多大玩家精彩内容以及最新鲜热辣的投行内幕单,请关注拉米消息公众号(ID:yiqilami)
对于一些国家的投资人来说,投资房地产和理性投资没什么关系。但放眼全球成熟市场,房产投资远不是“炒房”这么简单。
瑞银在2019年全球房地产展望中对于地产投资标的、投资收益和政策性风险、共享经济与零售业态等诸多影响地产投资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传统上投资大城市核心区域地产的策略并没有发生改变,但不断变化的科技和商业生态将会加速行业竞争的淘汰速度。
道琼斯美国住宅房产基金指数在过去五年中累计涨幅达到51%,堪称房产基金稳健+高收益的典型代表。
(道琼斯美国住宅房产基金指数周线图走势,来源:TradingView,点击图片即可轻松开始交易~)
一、为什么核心区域地产仍然是每个人都应考虑的投资标的?
在美国,专业的房产投资机构根据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将房产区别为核心(core)、核心增益型(core-plus)、增值型(value-added)和投机型(opportunistic)。顾名思义,资产收益的波动性越小,安全边际就越高。其中,核心型房产指的就是大城市中心有稳定租户的高质量地产。
瑞银指出,虽然市场经济不断在演变,但是核心地产的投资价值依旧没有变化。从资产多元化、定期收益、较低的价格波动性和受契约保护的房租收益,使得这一类投资在各种经济环境下都有一席之地。
持有这类核心地产或相关资产的策略能够帮助投资者减少资产组合中的波动性和风险。目前这样的经济增速放缓可能会维持数年,持币观望的机会成本也会越来越高。但如果投资风险更高的资产很可能会遭遇到不可遇见的冲击。核心资产投资策略能够为这些极端因素提供对冲,帮助投资者在行情不好的时候获取稳定收益。
二、如何解读房产投资收益与国债收益之间的利差?
瑞银指出,目前全球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在欧洲和日本,房产投资和国债收益的利差仍然高于长期平均值,这与世界其他地区正好相反。
日本的国债收益率没有短期内上升的迹象,所以房产收益的溢价可能会成为新常态。过去几年美国国债收益率一直在涨,受到其滞后影响和潜在租金上升预期,美国房地产投资收益也将上升。瑞银预计随着2019年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转变,欧洲市场也将出现与美国类似的变化。当然并不排除欧洲央行效仿日本央行将利率长期维持在低位的做法,但这不是瑞银的核心立场。
三、政治风险如何影响地产投资决策?
过去几年,政治风险一直是投资市场挥之不去的话题。瑞银表示,从结果来看全球资产投资回报和流动性依旧保持强健,根本性的原因就是这些“政治风险”没有对资产收益的根基造成影响。简而言之,就是周期内相对强健的经济增长叠加低利率因素对资产价格形成了支撑。
但瑞银认为,2019年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变化。特朗普引起的全球贸易纠纷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对不动产投资形成挤出效应。
另外,像意大利的民粹联合政府吓坏了房产投资人,目前意大利长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甚至要高于房产投资收益率。而如果“硬脱欧”最终成为了现实,“脱欧大限”之后英国的房地产市场也会受到波及。
四、工业地产牛市结束了么?
在过去几年工业地产一直是市场上的香饽饽,但近期收益率持续走低,目前这个曾经的高收益板块仅仅比全球资产平均回报率高了一点点,引起了对于这部分投资的进一步担忧。
然而瑞银指出,全球范围内租金走势仍伴随着需求和投资情绪持续上涨,其中零售企业和互联服务商立足于优化络的需求特别明显。而且目前城市的物流/后勤用地需求使得居民区与非居民区之间的区别愈加模糊。
瑞银认为,从过去15年的经验来看,工业用地的收益率与全球物流企业股价升值幅度有强关联。但由于全球贸易纠纷影响,近期相关股价走势相对疲软。所以瑞银将相关资产投资建议从“买入”调整至“持有”。
五、来自亚洲的跨境投资会对全球资本流动产生什么影响?
瑞银预计随着全球加息周期的临近,跨境投资者对于套保成本将会更加敏感。2018年美元资本总量基本持平,在2019年主要货币留在本土的意愿将会更加稳固。虽然德国和英国的区域内跨境投资仍将活跃,但欧元区整体市场的稳定可期。
瑞银表示,值得额外关注的是日本数额可观的养老基金流入跨境房地产投资。由于本土收益率持续较低以及不断增长的养老债务,全世界最大的养老基金在2018年投资全球房地产的仓位一直在增加。瑞银预计2019年仍将会有数十亿美元的日本资本试水投资全球房地产。
六、“另类”投资是否会成为房地产投资常态?
过去几年里反常的市场环境使得绝大多数资产的收益率伴随着极低的利率创出新低。市场投资者也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环境,所以有许多资本转向了替代性投资。随着利率正常化,这个趋势将会逐步减缓。
瑞银认为,这类较为新奇的投资标的仍然会是2019年不可忽视的投资趋势,毕竟这一块较高的收益预期能够满足特定投资者的需求。但同时也需要注意随着科技和人口趋势的变化,不动产本身的功能也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例如数据中心和老人专用住宅都反映出了投资机制的成熟。类似于学生公寓这样的投资也不再被视为“另类”市场,而可以被归类于机构投资。
瑞银也指出,许多替代性房产投资选择会要求投资者承担更长的投资期限和更大的操作风险。投资者原本应当获得更高的风险溢价,但随着收益率的下滑,这个逻辑似乎也很难在价格上反映出来。
七、“共享经济”能否在2019年持续强势?
与共享经济相关的房地产项目一度也被视为“另类”,但随着过去五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主要的需求来源之一。瑞银认为这样的趋势在2019年仍然会延续。
在商业地产领域,对于性价比和灵活性的需求支撑了联合办公模式的发展。2018年WeWork成为了曼哈顿最大的私营办公室承租人,同时在欧洲大城市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10%,这个趋势仍在不断上升。同时“再城市化”的趋势也使得以承受能力为考量的租赁模式兴起,并给相关产业带来了坚实的用户基础。此外类似于共享仓储这样的革新式创意也不断冒头。但随着资产更加集中,其信息透明性存疑也是对于投资者的考验。
八、零售行业是否到此为止了?
瑞银指出,零售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的变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消费者偏好不断改变,科技进步和全球化都驱动人们倾向于在不同的场所进行消费。这本身不是什么新的倾向,但许多零售商和投资人就是没有办法适应。当然,这不是说所有的承租人都是那么“僵硬”。
瑞银认为明年不会是零售业态终结的一年,也不会在这期间完成彻底的转型。具体来说,一些低端的零售业可能会变成办公室,住所或其他的场所。在某些地区,没有人气的商场变成实验室也不是新奇的事情。所以对于零售业态来说,2019年并不是终点,但革新和转变是必要的变化。
九、以ESG为代表的先进投资理念是否会因为市场疲软而被弱化?
瑞银指出,过去一些投资收益较好的年份,以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驱动的投资一直表现良好,而且策略本身也在不断进步。从最初的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已经上升到了对于租客本身的考察。
虽然市场环境本身的恶化会导致投资人减缓寻找高收益项目的步伐,但ESG策略本身就是收益率保障的底线。这也意味着市场将会出现分化,那些优先采取ESG策略的资本将会把那些后进者远远甩开。
十、科技对于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将有多大?
毫无疑问,2019年科技的进步仍然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显著影响。随着消费者的衣食住行方式的变化,相关产业也需要不断做出改变来抓住潮流。瑞银认为这种影响意味着更多的资本支出将会被用于改造项目。
举例而言,随着远程办公的兴起,城市中对于短租办公位的需求急剧上升。如果无法提供租客想要的服务,意味着租客很快就会“用脚投票”。总结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本支出的要求会相应增加,但投资人也会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美国楼市要凉凉?开发商信心跌至三年新低
作者:王超
01:54
12月,美国房屋建筑商信心指数下降至三年多以来的最低点。而虽然抵押贷款利率在过去一个月内已经回落,但潜在购房者仍持续观望。
12月,美国房屋建筑商信心指数下降至三年多以来的最低点。而虽然抵押贷款利率在过去一个月内已经回落,但潜在购房者仍持续观望。
根据全美房屋建筑商协会/富国银行房屋市场指数,房屋建筑商信心指数在12月下跌4点,至56点。这是自2015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远低于2017年12月74点的水平。不过,高于50的指数被认为市场看好楼市。
“我们听到建筑商说,消费者需求存在,但由于房屋成本上涨,客户对购买产品犹豫不决,”路易斯安那州房屋建筑商NAHB董事长Randy Noel说道,“但是,最近抵押贷款利率的下降应该有助于在2019年初推动市场向前发展。”
抵押贷款利率在2017年初飙升,然后在9月升至八年来的最高水平,并在11月略有回落,但仍比一年前高出近百分之一。新建房屋的价格比二手房屋更贵,因此对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人们普遍预计,抵押贷款利率将在2019年继续上升。
住宅建筑商近年来一直专注于改善类住房和豪宅,而没有大量开发需求最旺的入门级住宅。建筑商说,由于土地、劳动力和材料的高成本,他们无法建造大量的入门级住宅。由于需求急剧超过供应,过去几年新房和现房的房价飙升。
在该指数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当前销售情况下降6点,至61,未来六个月的销售预期下降4点,至61,买家人流量下降2点,至43。
NAHB首席经济学家Robert Dietz表示:“房屋价格居高不下的地区建筑商信心显着下降的事实表明,不断增长的住房负担能力危机正在影响市场。房地产市场放缓是经济疲软的早期指标,重要的是建筑商应管理供应方成本,以保持房价对不同价位的买家都有吸引力。”
亮甲治灰指甲需要多久亮甲治疗灰指甲的效果如何找好医生男性不育- 上一页:龙之谷手游海龙巢穴龙骨荒漠职业搭配选择推荐
- 下一页:无创超声波不见刀光血影
-
高圆圆3岁女儿罕见出镜!探班外婆抱一起扭来扭去,穿搭太可爱
关之琳自从生产完后,缠材也彻底恢复,这也让她开始了自己的复出计划案,...
2024-02-12
-
匀质自保温砌块生产厂越来越受欢迎,天意机械匀质自保温砌块设备
匀质自贮存砌块生产厂线还包括烘烤加压种系统、近地点轮渡种系统、脱模管...
2024-01-15
-
中国电信小数点智能科技分公司正式成立 构建更繁荣的大数据和AI产业生态
5月19日,中国电信数字智能新技术分支机构成立(以下通称“智能新技术分支...
2024-01-08
-
iPhone上的这个间谍触控板可以使打字更容易
iPhone和iPad都装载了很酷的隐秘机能,除此以外来自除此以外 iOS 15.5 越来越新...
2023-12-24
-
直击调研 | 中材科技(002080.SZ):今年叶片出货量预计同比增加20% 十四五末期膜产能或达
7月5日,中会材科技应用领域(002080.SZ)在接受调研时表示,的公司是杂货店投...
2023-12-23
-
何时拔除您的 Android 缓存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无论您保有 Galaxy S21(如上图)还是其他 Android PDA,清理点击器调用和 cookie ...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