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少锋解读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谢少锋司长对制造业与互联融合发展政策进行了解读,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过去五年我国两化融合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作为立部之本和全系统的共同,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十二五”期间,全国两化融合步入深化应用、变革创新、引领转型新阶段,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增强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为推动互联与制造业各领域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渗透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探索形成以管理体系标准引领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成立了由 部长担任组长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合工作组,制定并正式颁布了一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成立了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搭建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平台,初步形成涵盖贯标、咨询、评定、培训等的线上线下管理与服务体系。
谢少锋:解读制造业与互联融合发展政策
二是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与对标。研制发布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两化融合评估系统,形成了部、省、市、区/县四级协同的工作模式,联合在近60个细分行业开展了70000余家企业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绘制了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全面剖析各省市及重点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发展重点、价值成效、特征与模式及发展趋势。 三是组织开展工业云、工业电子商务系列试点示范。北京、上海、湖北、重庆等16个省市开展了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有力促进了制造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有效利用。搭建了全国工业电子商务运行形势监测分析平台,在北京市朝阳区、天津市北辰区等6个地区开展了工业电子商务区域试点。 二、“十三五”时期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任务和举措 “十三五”时期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五年。我们要坚持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这条主线贯穿制造强国建设的始终。去年以来,我司对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作了进一步部署,制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年)》即将发布。《规划》基于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近70000万家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估数据测算,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由2015年的72.68提升至85。 《规划》对今后五年两化融合工作作了顶层设计和重点部署,围绕制造业“双创”体系、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生态以及新基础等6个方面,提出7项主要任务: 一是在制造业“双创”体系方面,主要任务是构建基于互联的制造业“双创”新体系,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包括推动大企业“双创”发展,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体系,发展新型研发创新服务等内容。 二是在“新产品”方面,主要任务是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包括加快发展智能新产品,做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等内容。三是在“新模式”方面,主要任务包括推广络化生产新模式,引领生产方式持续变革,包括大力发展智能工厂,推进络协同制造,推广个性化定制,发展服务型制造等内容。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创新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包括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推广,持续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等内容。
谢少锋:解读制造业与互联融合发展政策
四是在“新业态”方面,主要任务是培育平台化服务新业态,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跃升,包括培育基于互联的产品服务,大力发展工业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产业链金融等内容。 五是在“新生态”方面,主要任务是营造跨界融合新生态,提高行业融合创新能力,包括提升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创新跨界融合发展模式,加快智慧集群建设等内容。六是在“新基础”方面,主要任务是构筑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提升支撑服务能力,包括夯实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基础,发展核心工业软硬件,提升工业云与大数据服务能力,推动工业互联建设,逐步完善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内容。 三、深化制造业与互联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制造业与互联融合发展是两化深度融合在新时期的具体反映,具有鲜明的互联时代特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与互联融合发展。2015年以来,围绕发挥我国既是制造大国,也是络大国,人才资源丰富等多重优势,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 ”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培育产业发展新生态,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下面,我就《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向大家作简要汇报。《指导意见》的总体定位是把制造业、“互联 ”和“双创”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改善供给,释放新的发展动能,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指导意见》提出到2018年是“打基础”阶段,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相比2015年底,工业云企业用户翻一番,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2%,库存周转率提高25%,能源利用率提高5%。制造业互联“双创”平台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来源,形成一批示范引领效应较强的制造新模式,初步形成跨界融合的制造业新生态,制造业数字化、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成为巩固制造业大国地位、加快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核心驱动力。到2025年是“上台阶”阶段,力争实现制造业与互联融合“双创”体系基本完备,融合发展新模式广泛普及,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指导意见》在主要任务方面突出以下5点: 一是支持制造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的“双创”平台,加快构建新型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模式。鼓励大型制造企业开放“双创”平台聚集的各类资源,为全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建设面向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完善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 二是大力发展络化协同制造等新生产模式,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鼓励发展面向智能产品和智能装备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 服务”转型升级。 三是加快构筑自动控制与感知、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等制造新基础。加快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业软件产业化,强化软件支撑和定义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 四是面向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组织开展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应用试点示范,提升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五是制定完善工业信息安全管理等政策法规,健全工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风险信息采集汇总和分析通报机制,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组织开展工业企业信息安全保障试点示范,支持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核心技术产品产业化。建设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中心。 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推进《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重点是加快制定《指导意见》部门及部内分工方案和宣贯方案,加强与国资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的沟通衔接,推动新业务增值税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央企业创新投资基金、信用贷款等方面实施细则的出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随着制造强国、络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两化融合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两化融合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积极有为、奋发进取,推动我国两化融合事业再上新台阶。
宝宝不消化肚子疼怎么办宝宝健脾的食疗
孩子消化不良会积食怎么办
- 上一页:中国南车创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 下一页:泛在电力物联网魅力何在
-
催生无果后,人口出现负增长?经济学家提出解决方案,父母都一致
人口外数对农业内循环而言,无疑有莫大的某种程度,累计到2021年,我国人...
2023-09-25
-
苦瓜甜味的源头是哪儿?只需去掉这部分,没甜味还去火,好吃营养
菱角成份的小河是哪儿?只用除去这部分,没成份还去火,美味饱微量元素 ...
2023-09-18
-
朔州市第十三中学举行“崇清尚廉”主题升旗仪式
榆次市第十三里学参加“崇清尚廉”基调元旦 为加速加快“勤政所学校”建...
2023-09-15
-
大S结婚照曝光!具俊晔一本正经哑肩太僵硬,她笑得欢快却太端着
大s和具俊晔的再婚可谓相互合作共赢,尤其是对具俊晔来说,随即通过再婚...
2023-09-12
-
京东618开启守护人间烟火心,京东云支撑“有责任的供应链”
5月20日,以“人间烟火和气与有法律责任的风险管理——618中国地区和你在四...
2023-09-10
-
全民拍@全体毕业生:出发了,请在心中升起一轮人马座
↑私立大学就读于生。(新政策拍戏拍戏平日来稿) 就读于 是紧接著伤感 伤...
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