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系统实现政企分开

雕刻切割设备2020年01月30日
邮政系统实现政企分开,外资巨头磨刀霍霍

中国邮政与民营快递如何化敌为友

因快递竞争而势如水火的中国邮政和民营快递,有朝一日竟能共坐一堂,握手言欢?

这不是幻想。随着今年年初邮政系统的政企彻底“分家”,特别是作为监管主体的国家邮政局和作为经营主体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分别组建和运行,邮政企业与非邮政企业的关系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而整个快递物流行业的格局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博弈。

邮政与民营快递:化敌为友?

“以往只要邮政部门和非邮政企业坐到一起,会议气氛就会非常紧张,激烈的指责、争论、甚至是争吵就不用说了,抢话筒、拍桌子也是常有的事儿。”

5月19日,在“促进快递物流业发展座谈会”上,一位已经数次参与此类会议的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但这次座谈会的气氛却相当的和谐,会间休息双方还能谈笑风生,真是少见。”

感受到这种变化的并不是个别人,作为此次座谈会的主办方之一,中国国际货代协会快递工委秘书长刘建新,也感受到了这种不同。

“邮政系统政企分开和国务院批准邮政监管的新职责以后,从体制上创造了一个新的环境,国内的各类快递企业也在开始逐渐适应这种环境了。”刘建新说。

今年1月29日,新的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同时挂牌成立,这意味着我国的邮政系统真正实现了酝酿多年的政企分开。

原来的邮政系统被一分为二:新的国家邮政局以监管机构身份出现,继续行使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而企业职能则全部拨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新公司业务主要包括普遍服务业务、竞争性业务(包括快递和物流业务)和邮政储蓄业务。

各省市也逐步建立了不同层次的邮政监管机构和邮政经营企业。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和中邮速递服务公司(EMS)合并,并成为中邮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此外,中国货运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邮政银行都成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旗下的控股公司。

也就是说,中国邮政与民营快递等众多非邮政企业一样,都成为了国家邮政局监管和领导下的企业主体,从被诟病已久的“裁判员+运动员”双重身份,变为了纯粹的运动员。特别是从事竞争性业务的EMS,将被彻底被推向市场,成为真正的经营实体,与众多非邮政的快递物流企业在“同一口锅里吃肉”。

“以前我们都叫‘××局’(局长),现在都叫‘××总’(总经理)了。”一位业内人士笑言这其中最直接的变化。

外资:急不可耐

2005年底,我国物流业开始对外资全面开放;2006年则是外资快递物流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大举开疆辟土的一年。而2007年伊始,中国国内的快递物流市场已是一派风生水起。

“中国市场太好了,我们已经没法等了。”联邦快递(FedEx)中国区国内快递业务副总裁陈信孝的这句话,可能说出了很多外资企业的心里话。

5月28日,世界四大快递巨头之一的FedEx正式开始在中国经营国内快递业务,并率先在中国推出次日送达的限时快递服务。

至此,包括FedEx、UPS(联合包裹)、DHL (中外运敦豪)和TNT (天地物流)在内的全球四大快递巨头已经全部开始在中国经营国内快递业务。而以往,他们的主要业务仅是为中国境内消费者提供国际快递服务。

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博思艾伦(Booz Allen Hamilton)近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的国际快递领域,外资已经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仅上述四大巨头就已经控制了中国8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且优势正在进一步强化。

早在去年1月,FedEx就将自己的亚太转运中心落户广州新白云机场,同月又斥资4亿美元收购了大田集团。

FedEx因此增加了近百个国内快递网点,从而形成了一个由它独资拥有的、连接国内外市场的完整快递服务网络。

目前,FedEx在中国的服务网络已覆盖220多个城市,并计划在未来4-5年内再新增100多个城市。

其他三巨头也都在加紧设点、完善网络,并通过收购中国的民营快递公司实现迅速渗透。

TNT在中国拥有25个分支机构和2000多个服务网点,服务范围覆盖中国500个城市。1100多个操作与转运网点、 000多辆卡车、上万名员工和17万客户信息,使其成为目前在华经营网络最全的国际快递公司。

DHL已经在中国国内超过70个城市设立了分公司,甚至包括拉萨,这是DHL“中国优先”计划的重要内容。UPS国际转运中心已经在浦东机场开工,计划2007年就能运营。

外资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虽然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但也做足了功课。

“他们非常了解中国市场环境和产业政策,而且他们在技术上、资本上、网络上、品牌上都非常有优势,发展的势头也非常迅猛,国内的各类快递企业在看到差距的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刘建新说。

“如果我们能早五年实现政企分开,今天我们面临的竞争态势可能会比较乐观。”刘建新不无遗憾地说,“在国内各类企业互相掐架的时候,外资已经到处设点、迅速发展了。”

《邮政法》:平定“内乱”关键

随着政策的调整、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快递物流市场的格局势必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博弈期。博弈的各方,邮政企业、民营企业、非邮政的国有企业(如民航快递、中铁快运、中银物流等)和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将发生变化。在外资巨人的迫近下,它们是否能够及时的解决“内乱”纷扰?

八易其稿仍迟迟无法出台的《邮政法》,是邮政与非邮政企业长久以来矛盾与对峙的焦点,也是确定博弈各方关系的核心。目前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邮政专营范围的确定、快递企业的准入门槛限制、普遍服务基金的缴纳、行政许可制度以及非公经济与外资的平等待遇等等。

“国家邮政局要积极扶持非公经济的发展,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快递服务。”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达瓦司长在介绍新的国家邮政局正在准备开展的主要工作时表示。

达瓦司长的这番话被看成是一个信号:一个政策上的利好值得期待。然而,除了国家政策层面,企业层面的努力也是不可缺少的,用中国国际货代协会快递工委秘书长刘建新的话说叫做“苦练内功”。

“不管是邮政还是非邮政,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挑战都是巨大的。”中国邮政速递服务公司的总经理袁国利说,“最主要的就是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对于邮政企业来说,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就是政企分开,接下来是公司化、专业化。”

袁国利认为中国民营的快递业也同样面临机制体制的问题。比如,民营快递公司在原始积累过程中,很多都是靠“加盟”、“连锁”发展起来的,这种松散的合作方式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碰到问题,很难再往前发展。

“所以一些有识的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考虑直营了。”袁国利说。

“目前低端的国内快递市场,已经由暴利时期进入了微利时期,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快递需求的膨胀而暴富的民营快递老板,日子已经越来越难过了。”北京市邮政管理局的一位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过去从上海到杭州,一份普通的商务信函可以赚三五百元,而现在只有三五块的赚头,100倍的缩水!”

但这个大变局中最关键的棋子,无疑还是“千呼万唤”的《邮政法》。“只怕再等下去,我可能也会把公司卖了走人。”这是上海圆通速递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喻渭蛟的一句气话,但表达的却是急切的盼望。江门治疗男科方法
福州癫痫病医院地址
一直打喷嚏过敏
相关阅读
总有那么一些人,如此清晰的刻在你的永生中

幸福情既是在伴侣世界之前的探险,带来推断出的惊喜,也是在某一伴侣身边...

2024-01-15
湖南妈相亲遭大爷嫌弃太老了,孝顺女儿得知情况,给母亲染头发

风景不过夕阳红,迟暮之年就像晚霞,炫丽又色彩鲜艳,青年人的内心生活也...

2024-01-08
相媲美天然钻石,研究人员培育出最大10克拉的人工钻石

科幻新媒体6月23日讯(刘亚珠) 据悉,经过西田的金刚石被称作红宝石,红...

2023-11-05
局限性中国经济十问

4月末18日,当中国人市场经济季后报出炉。第三季度,市场经济开始运行延用...

2023-10-13
【积医科普】盆底康复疗程提高您的生活质量

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原先龙泽特需盆底中心开诊 2 个月以来,有极多的病...

2023-10-09
巧借窄视频平台传承古诗词之美

新闻解码器 数据显示,无论如何一年,古诗在摇动音上累计播放生产量178亿...

2023-10-02
友情链接